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9的文章

你看的新聞是真的嗎?「製造」假新聞

很久以前,人們透過報紙傳遞新聞,後來有了電視,我們透過一個螢幕窺探全世界,到現在,我們透過網路接收生活中所有資訊。 說到「新聞」你會想到什麼?透過文字、圖片報導事實的全貌?得知全球各地的大大小小的事件?或是,受有心人操控、被刻意調整過的片面資訊? 因為網路,現在要傳遞訊息比以前方便許多,傳播的速度更是比想像中還要快,動動手指頭,輕輕一點,只要短短幾秒,就可以把訊息散播到全世界。但也因為如此方便、快速,要「操控」內容就變得更加簡單。只要幾個吸引人的關鍵字,給予片面資訊,加上一個聳動的標題,大量散播類似的東西之後,要洗腦沒有資訊辨別能力的人們實在是一件不怎麼困難的事,而這種「洗腦」的影響可能比你我想像的還要更大。 未經查證的事情、立場強烈的措辭、刻意縮減的內容,都有可能成為你我生活中所相信的「事實」。 推薦文章 ↓ 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cyberwarfare-units-disinformation-fake-news-north-macedonia?fbclid=IwAR3wWNL_vprTNwxehUSQ6CmWZVTWZIyw3kF5HQL2nyeteW_8xFepKTbuaQg

誰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?

殺人案件層出不窮,但每每出現總是駭人驚心。 新聞一發,底下留言總是替加害者冠上「變態」、「神經病」諸如此類的字眼,也有「廢死聯盟出來說話啊」這類的留言。而電視上的畫面也少不了加害者家屬的道歉,以及義憤填膺的網友們,正施行他們所謂的「正義」。 或許是太害怕了,對未來的情況有太多的不確定,所以大家不得不用這些負面的言語來謾罵、暴力的行為來洩恨,好讓自己的心情舒坦一些,或許也是一種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反射行為。 但是這些行為真的有助於預防類似的行為再次發生嗎?對加害者家屬拳打腳踢就可以撫平傷痛嗎?判加害者死刑就再也不會有下一個殺人兇手嗎? 在這漠大的社會裡面,每一個行為和言語都牽動著未來的發展,仇恨並不會因為暴力或謾罵就消失,反而會一點一滴累積,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。 殺了人的,不只是殺人兇手而已。 推薦文章: 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8603?ref=fb&fbclid=IwAR0sXJ-9mE-HSN8ijqII03qHx3Le37NAVTK7px-aO7gSuyzFu2Gen9U7d2E

女性主義?穿怎樣乾你屁事?

艾瑪華生:「 女性主義給予女性自主的選擇權,它從來不是一根用來打壓其他女性的棍子,它要求自由、它要求解放、它要求平等。我實在不理解我的奶跟女性主義有什麼關係。」 「你怎麼穿這麼少?你這樣走在路上會被強暴!」 辦公室的姐姐對我說。 那天我穿了一件長版的 t-shirt ,長度剛好可以遮住 屁股的部分,裡面又再穿了一件短褲。 腦袋忍不住跑出一些想法:我知道姊姊們是關心我,擔心我受傷害才說這些話的,但是如果真的被性騷擾了,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嗎? 為什麼性騷擾或性侵害的事件發生時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:那個女生一定是穿的很露。其實不然,在比利時曾經有個性侵受害者衣物展,裡面展出了性侵受害者當時所穿著的衣物,就只是一些大家平常會穿的衣服, t-shirt 配牛仔褲、長洋裝、制服。加害者根本不是因為你穿了什麼而強暴你,最重要的是,就算我穿了什麼,加害者就有理由侵犯別人嗎?該管好的,不是女生身上穿的裙子該多長,而是男生的下半身。 女性主義並非代表女性就一定得當個「好」女孩,保守地穿衣服,當個無情慾的個體。 而且說真的,我穿怎樣到底乾你屁事? 推薦文章 ↓ 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3021?ref=fb&fbclid=IwAR02ayIYnXetEx0o-hW-GvxOl1tXgrJUHRKR_9pyr19o_2efrvzJph_dom8

我要跟大家說一件事

嗨大家好! 我是Naomi, 目前與床、食物、書還有netflix穩定交往中,謝謝。